(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流域水生态保护技术研究室,北京 100012)
(3: 天津市渤海水产研究所,天津 300457)
(2: Laboratory of Riverin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Technology,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P.R.China)
(3: Bohai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Tianjin, Tianjin 300457, P.R.China)
水体的生物学评价对评估水体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水生生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1].生物完整性指数(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IBI)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生物学评价方法,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2-5].关于IBI的研究,众多学者较多注重于对其研究的内容不断改进和完善,如拓展生物类群[6-8]、完善指标体系[9]、构建方法和健康评价标准[10]等,并对不同的水体类型进行健康评价,而关于环境因子与IBI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因子保护限值的研究鲜有报道.
我国关于生物学评价的研究多集中于地表径流连续性的水体[11-15].西辽河所处区域气候干旱少雨,多数支流常出现季节性断流,此外,对西辽河流域开展的水质生物学评价研究尚不多见,仅见高欣等[16]以大型底栖动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本区域的水质生物评价体系.本研究尝试构建西辽河流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sh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F-IBI),了解流域内各调查样点的健康状况,并从水化学[17]、物理生境和土地利用[18]等方面筛选出对该流域F-IBI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并计算其保护限值,以期为该流域鱼类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西辽河(41.1°~45.2°N, 116.7°~124.2°E)位于我国北方典型的农业区与牧业区交汇过渡地带,流域面积约为20.1×104 km2[19],其干流长为827km,流域内大的支流有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教来河等.该流域的主要气候特征为干旱少雨,其水分年蒸发量远大于补给量,水土流失和草场荒漠化严重,区域内大部分河流处于全年断流或季节性断流状态.该区域的环境压力主要来自自身和人类干扰.
1.2 调查方法2012年8月在西辽河流域设置44个调查断面(图 1).对于可涉水河流使用电鱼法进行样本调查,对于不可涉水河流采用刺网采样(孔径大小为5cm)和电鱼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每个断面的调查距离约为300 m,调查时间为30min.对采集的鱼类进行物种鉴定和生物学测量,并最终放归河流.
环境因子调查主要涉及水化、物理生境和土地利用3方面内容.水化指标包括水温、溶解氧(DO)、pH、电导率(Cond)、浊度(Tur)、悬浮物(SS)、氨氮(NH3-N)、硬度(THD)、碱度(Alk)、硝酸盐(NO3-)、总氮(TN)、磷酸盐(PO43-)、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水温、DO、pH和Cond采用YSI Pro2030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现场测定,Tur采用HACH 2100Q浊度仪现场测定,其它水质参数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在实验室进行测定.水样采集、保存及测定参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20].
物理生境特征指标包括坡降、蜿蜒度和底质粒径(巨砾、鹅卵石、小卵石、砂砾和泥沙的比例);其中坡降和蜿蜒度用ArcGIS 9.3软件进行分析,底质粒径组成用筛网进行现场分析,并将粒径大于128 mm的定义为巨砾,粒径为64~128 mm的定义为鹅卵石,粒径为16~64 mm的定义为小卵石,粒径为4~16 mm的定义为砂砾,粒径小于4 mm的定义为泥沙.
土地利用方式包括未利用地、水域、林地、建设用地、耕地和草地等.本研究分析了调查样点河岸带两侧各3 km和样点上、下游各3 km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数据使用ArcGIS 9.3软件分析获得.
1.3 数据处理 1.3.1 F-IBI评价计算该过程包括4个基本步骤:(1)参照点位的筛选.参照渠晓东等的标准化方法[10]进行参考点位的筛选,即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2002)和生境评分结果对采样点进行评价:样点水质为Ⅱ类及以上,生境评分为140分及以上,同时人类活动强度与河岸土地利用类型两项指标得分(≥30)均较高的为参照点;水质为Ⅴ类及劣Ⅴ类,生境评分为120分以下,同时人类活动强度与河岸土地利用类型两项指标得分(<25)均较低的采样点为受损点.(2) IBI指标体系的构建.综合参考目前鱼类IBI的相关研究报道[12, 15, 21-23],并结合本次鱼类调查的实际情况,从5个方面进行评价体系构建:物种组成与丰度、耐受性和敏感性、营养结构、鱼类数量与健康状况、繁殖共位体.从上述5个方面共选取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20个指标作为评价体系的候选指标(表 1).(3)指标的筛选.参考当前IBI计算中的指标筛选方法[21-22],对上述指标依次进行分布范围筛选、判别能力分析、相关性计算等.最终选取适合作为该区域F-IBI的构建指标.其中分布范围筛选是指候选指标在超过5 %以上样点得分不为0,否则放弃该评价指标[21];判别能力分析是指对参考点和受损点在25 %~75 %分位数分布范围(即箱体IQ值)重叠情况的比较,若箱体没有重叠,则IQ值为3,若箱体部分重叠,但是彼此的中位值均不在对方箱体内,则IQ值为2,若箱体重叠且一者中位值在对方箱体内,则IQ值为1,若箱体重叠且彼此中位值均在对方箱体内,则IQ值为0,在研究中仅对IQ值≥2的情况做进一步分析[22];相关性计算指对通过判别能力分析的各候选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于|R|>0.9的指标仅选其一[22].(4)西辽河F-IBI的健康评价.对各构建指标按比值法进行量纲统一[13, 21],各样点F-IBI值用百分制表示.以参照点F-IBI值分布的95 %分位数值作为健康评价标准,对小于95 %分位数值的分布范围进行4等分,分别划分出亚健康、一般、差和极差的评价标准.
环境变量同F-IBI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具有显著相关性的环境变量,利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修匀法(lo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scatterplot smoother, LOWESS)进行拟合,在曲线最为平滑的情况下(f=0.9),将曲线明显转折处作为环境变量对F-IBI的保护限值[23],并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各环境因子的保护限值进行检验.
环境和鱼类状况等基础性分析采用Excel 2007软件完成,参考点与受损点箱体图绘制采用Oringin 8.5软件完成,环境因子保护限值分析和环境因子间相关性分析图采用R 3.03语言分析软件完成,相关性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SPSS 19.0软件完成.
2 结果 2.1 鱼类组成和环境特征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样本9899尾,隶属于5目8科25属28种.其中,鲤形目鱼类最多,有20种;鲈形目其次,有4种;鲇形目较少,有2种;刺鱼目和鳉形目最少,分别只有1种.鲇、黄颡鱼、鲤、宽鳍鱲和大鳞副泥鳅等物种在该流域内分布较少;北方条鳅、达里湖高原鳅、棒花鱼、洛氏鱥、鲫和麦穗鱼等物种数量较多;鲫、棒花鱼、麦穗鱼、北方条鳅和泥鳅等物种分布较广.通过参考相关文献[9, 12, 24]和实际调查经验,对该流域各鱼类相关生态信息进行总结(表 2).
对西辽河流域44个调查断面的27个水化学和物理生境等环境因子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统计.在水化学方面,参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2002),表明水温、DO和pH均在合理范围内,CODMn、NH3-N、TN和TP浓度等水质评价所选变量的最大值均已达到劣Ⅴ类;物理生境方面,各环境因子变化幅度均较大(表 3).
按照上述点位筛选方法,最终筛选出了W11、W24、W55、W69和W76共计5个点位为参照点;W6、W33、W39、W48、W93、W95、W99、W100和W106共计9个点位为受损点.
2.2.2 指标筛选各候选指标都通过了分布范围的筛选.在候选指标判别能力的筛选中,M2、M7、M10、M11和M19,共计5个指标在参照点和受损点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M2、M11和M19的IQ值为3,M7和M10的IQ值为2(图 2).对上述5个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表 4),所有|r|值均小于0.9,最终确定5个指标作为构建西辽河流域IBI评价的参数指标.
根据筛选出的构建西辽河流域IBI的各参数指标(表 5)及各自对干扰的反应,计算出各参数指标在样点的得分及IBI值,并确定西辽河流域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标准(表 6).
根据该流域F-IBI的健康评价标准,对全流域样点进行健康评价,结果发现健康点位5个,亚健康点位9个,一般点位12个,差点位11个,极差点位7个,其各自在全流域所占比例依次为11.4 %、20.5 %、27.3 %、25.0 %和15.9 %.健康和亚健康点位主要集中在河流源头区的中上游,较差和极差的点位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区域(图 3);同时,河流健康状况与其所处区域开发状况密切相关.
分析F-IBI值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以反映水化学、物理生境和采样点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健康的影响程度.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IBI值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IBI与水化学变量中的Cond(P=0.002)、Alk(P=0.003)呈极显著负相关,与NH3-N(P=0.035)呈显著负相关;与物理生境变量中的坡降(P<0.001)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泥沙比例(P=0.038)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地利用方式中的草地比例(P=0.006)呈极显著正相关(表 7).
西辽河流域F-IBI与Cond拟合曲线的拐点为531μS/cm,与NH3-N拟合曲线的拐点为0.55mg/L和1.35 mg/L,与Alk拟合曲线的拐点为4.4mmol/L,与坡降拟合曲线的拐点为10.4 %,与泥沙比例拟合曲线的拐点为47.2 %,与草地比例拟合曲线的拐点为37.0 % (图 4).经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Cond、Alk、泥沙比例、草地比例的拐点两侧F-IBI得分差异显著,其P值依次为0.002、0.043、0.044和0.009.NH3-N的保护限值(0.55 mg/L)有意义(P=0.026);NH3-N浓度(1.35mg/L)无意义(P=0.19>0.05).坡降的独立样本t检验P值为0.801,大于0.05,差异不显著.
将对西辽河流域F-IBI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ond与Alk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70),其它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较低,相关系数均未超过0.5(图 5).
对于确定F-IBI核心参数的健康评价标准,不同学者所采取的标准稍有不同[1, 3, 25-26],这会造成最终的评价结果有所差异.一般来讲,参照点IBI值的25 %分位数常被作为健康河流样点评价标准,该标准的前提是参照点选取较为容易且几乎不存在人为干扰因素.在参照点选取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有学者提出[3, 25]以所有样点IBI值的95 %分位数作为健康评价标准.此外还有学者依据研究流域本身的特征,提出以参照点50 %分位数作为健康评价标准,以5 %分位数作为差等级评价标准,置于两标准之间的作为亚健康评价标准[25-26].因此,应以所选择的评价标准能客观反映出研究流域整体及各个样点的健康状况为宜.本研究以参考点F-IBI值的95 %作为健康样点评价标准,对于小于该标准的进行4等分,该评价结果所反映出的西辽河流域不同区域健康状况及整体健康状况与高欣等[16]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的结果类似.本研究认为采用参考点F-IBI值的95 %作为健康评价标准的依据适合该流域.
3.2 西辽河环境特征分析及对F-IBI的影响西辽河流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农业区与牧业区交汇过渡地带,其所流经区域为我国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地带.该流域上游以山地、林地和草场为主,中下游以农田和城镇用地为主,并伴有水域和荒芜用地[27-28].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西辽河流域水体CODMn、NH3-N、TN和TP等参数变化幅度均较大.该区域上游海拔较高,人类活动相对较少,水质较为清洁,中下游区域受农田灌溉、放牧、城市生活污水及企业废水排放的影响,水质较差.西辽河的物理生境特征以坡降变化和底质粒径组成的变化最为明显.坡降变化剧烈的原因与该流域海拔变化幅度有关,较大的坡降有助于提高水体的氧含量[29].底质粒径组成变化大说明该流域河流的生境差异较大,底质粒径与区域自然地理地貌、气候特征及人类活动有关.
关于水化学对F-IBI影响的探讨:第一,通常认为河流中的Cond高低受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因素影响[30],不同区域Cond背景值差异较大.Kimmel等[31]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条受煤矿废水影响的溪流为对象,提出保护该河流鱼类群落结构的Cond保护限值为3000~3500μS/cm.本课题组在太子河流域的研究发现,保护溪流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完整的Cond保护限值为277.1μS/cm(未发表).本研究发现西辽河流域基于鱼类群落的Cond保护限值则为531μS/cm.造成上述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流域环境本底值以及研究的生物类群不同有关.Kimmel等[31]的研究中Cond保护限值较高与水体长期受到工矿废水影响有直接关系,在这种长期压力条件下,水生生物对环境干扰的耐受性提高,生物群落结构也逐渐趋于稳定,较高的环境背景压力下研究得到的保护限值有可能会高于其他低环境干扰压力区域的.西辽河流域处于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带,该流域大部分区域受到降水、灌溉等因素影响,河道内水量不足,而在放牧造成草地退化的同时,流域坡度差异导致水体对河岸侵蚀加剧,地表风化严重,最终造成水体Cond背景值整体偏高,其中Alk对Cond的贡献较大(图 5).另外,有研究发现[31-32]大型底栖动物对环境的干扰比鱼类更为敏感,不同的研究对象会使环境因子保护限值结果存在差异.第二,Alk会对鱼类群落产生影响.黎道丰等[33]发现高盐碱度会降低鱼类种类数量并导致鱼类生长缓慢.本研究也发现相似的结果,碱度增加会降低F-IBI评价得分.第三,本研究发现NH3-N的有效保护限值为0.55mg/L,处于Ⅱ~Ⅲ类水质之间,这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渔业水质要求相一致.W102点位的NH3-N浓度达到4.07mg/L,但F-IBI得分为74.3,同时该点位草地比例较高(84 %),河岸带生境质量较好.一方面较好的河岸带生境条件有利于对外源NH3-N输入起到缓冲作用[18],另一方面较好的生境条件有利于维持较好的鱼类群落结构[34].
关于物理因素对F-IBI影响的探讨:西辽河区域处于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区域,坡降变化较大.同时受干旱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草场退化和荒漠化情况不容乐观,因此确定上述环境因子的保护限值具有重要意义.坡降指河流水面单位距离的落差,其可以直接影响水体的流速,对于底质泥沙含量比较高的区域,水流速度较大导致水体的浊度升高,不利于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导致藻类产氧量降低,同时泥沙可堵塞鱼类鳃丝,对其呼吸造成影响[35];有研究表明[36-37]泥沙对水体中的NH3-N和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有吸附作用,并随着水流带到下游区域,对区域水质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会加重下游区域的污染情况;草地对于提高河流生境质量,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可以缓解其它环境因子的负面影响[18].因此,在区域管理中,恢复和保持草地比例,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控制河流底质中的泥沙比例,最终提高F-IBI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1] |
Aparicio E, Carmona-Catot G, Moyle PB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fish-based index to assess biological integrity of Mediterranean streams. Aquatic Conservation: Marine and Freshwater Ecosystems, 2011, 21(4): 324-337. DOI:10.1002/aqc.1197 |
[2] |
Karr JR. Assessment of biotic integrity using fish communities. Fisheries, 1981, 6(6): 21-27. DOI:10.1577/1548-8446(1981)006<0021:AOBIUF>2.0.CO;2 |
[3] |
Barbour MT, Gerritsen J, Snyder BD et al. Rapid Bio-assessment Protocols for use in wadeable streams and rivers: Periphyton,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and Fish: 2nd ed. Washington DC: 841-B-99-002. USA: U. 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1999.
|
[4] |
Kane DD, Gordon SI, Munawar M et al. The Plankton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P-IBI): An approach for assessing lake ecosystem health.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09, 9(6): 1234-1247. DOI:10.1016/j.ecolind.2009.03.014 |
[5] |
EC(European Communities). Directive 2000/60/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3 October 2000 establishing a framework for Community action in the field of water polic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0, L327: 1-72. |
[6] |
黄艺, 舒中亚. 基于浮游细菌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滇池流域为例. 环境科学, 2013, 34(8): 3010-3018. |
[7] |
殷旭旺, 张远, 渠晓东等. 浑河水系着生藻类的群落结构与生物完整性.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10): 2732-2740. |
[8] |
Lunde KB, Resh VH.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acroinvertebrate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IBI) for assessing urban impacts to Northern California freshwater wetlan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12, 184(6): 3653-3674. DOI:10.1007/s10661-011-2214-4 |
[9] |
郑海涛. 怒江中上游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06.
|
[10] |
渠晓东, 刘志刚, 张远. 标准化方法筛选参照点构建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 生态学报, 2012, 32(15): 4661-4672. |
[11] |
蔡琨, 张杰, 徐兆安等.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太湖生态健康. 湖泊科学, 2014, 26(1): 74-82. DOI:10.18307/2014.0109 |
[12] |
陈宏文, 张萌, 刘足根等. 赣江流域淡水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健康状态的鱼类F-IBI值评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9): 1098-1107. |
[13] |
陈桥, 徐东烔, 张翔等. 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区底栖动物完整性健康评价.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12): 1301-1308. |
[14] |
黄亮亮, 吴志强, 蒋科等. 东苕溪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河流健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7): 1280-1289. |
[15] |
朱迪, 陈锋, 杨志等.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水源地评价. 水生态学杂志, 2012, 33(2): 1-5. |
[16] |
高欣, 张远, 丁森等. 西辽河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及同环境因子关系的探讨.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2014, 3153-3163. |
[17] |
吴东浩, 于海燕, 吴海燕等. 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确定河流营养盐浓度阈值——以西苕溪上游流域为例.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2): 438-488. |
[18] |
Mantyka-Pringle CS, Martin TG, Moffatt DB.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ng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land-use change on freshwater macroinvertebrates and fish.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4, 51(3): 572-581. DOI:10.1111/1365-2664.12236 |
[19] |
孙小舟, 封志明, 杨艳昭等. 西辽河流域近60年来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9): 62-66. |
[20]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
[21] |
裴雪娇, 牛翠娟, 高欣等. 应用鱼类完整性评价体系评价辽河流域健康. 生态学报, 2010, 30(21): 5736-5746. |
[22] |
宋智刚, 王伟, 姜志强等. 应用F-IBI对太子河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的初步研究.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0, 25(6): 480-487. |
[23] |
Celeste PK, Nadanovsky P. Income and oral health relationship in Brazil: is there a threshold?.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 2009, 37(4): 285-293. DOI:10.1111/com.2009.37.issue-4 |
[24] |
解玉浩. 东北地区淡水鱼类.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29-439.
|
[25] |
池仕运, 竺维佳, 施练东等.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水源地水库溪流健康状态. 水生态学杂志, 2012, 33(2): 16-25. |
[26] |
Astin L. Developing biological indicators from diverse data: the potomac basic-wide index of benthic integrity(B-IBI).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07, 7(4): 895-908. DOI:10.1016/j.ecolind.2006.09.004 |
[27] |
孟伟, 张远, 郑炳辉. 辽河流域水生态分区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7(6): 911-918. |
[28] |
王金龙. 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区水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学位论文]. 沈阳: 辽宁大学, 2013.
|
[29] |
刘婷, 樊贵盛, 阳辉. 潇河流域水质污染的空间变化特征. 人民黄河, 2014, 36(3): 58-60. |
[30] |
李姗迟, 郑雄波, 高全洲等. 东江流域河水电导率形成机制. 中山大学学报, 2013, 52(1): 142-146. |
[31] |
Kimmel WG, Argent DG. Stream fish community responses to a gradient of specific conductance.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2010, 206(1/2/3/4): 49-56. |
[32] |
Kennedy AJ, Cherry DS, Currie RJ. Field and laboratory assessment of a coal processing effluent in the Leading Creek Watershed, Meigs County, Ohio.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3, 44: 324-331. DOI:10.1007/s00244-002-2062-x |
[33] |
黎道丰, 蔡庆华. 不同盐碱度水体的鱼类区系结构及主要经济鱼类生长的比较. 水生生物学报, 2000, 24(5): 493-501. |
[34] |
Pinto BCT, Araujo FG, Hughes RM. Effects of landscape and riparian condition on a fish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in a large southeastern Brazil river. Hydrobiologia, 2006, 556(1): 69-83. DOI:10.1007/s10750-005-9009-y |
[35] |
白音包力皋, 陈兴茹. 水库排沙对下游河流鱼类影响研究进展. 泥沙研究, 2012(1): 74-80. |
[36] |
王而立, 王嗣淇, 王亮. 西辽河流域沙土对氨氮的吸附行为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34(6G): 102-106. |
[37] |
易雨君. 长江水沙环境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及栖息地数值模拟[学位论文]. 北京: 清华大学, 2008.
|